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SHUN GATE
採訪月份:April 2016
便當文化是一項相當經典的日本飲食文化,其中包含了使用「當季」食材所製作的手工便當、外送高級便當與鐵路便當等。從古至今,日本的便當文化都充滿著當時人們的心意,而現今這項文化在海外也備受矚目。
公益財團法人味之素食文化中心內收藏了許多關於飲食文化的專業資料,為探尋便當文化的魅力所在,我們請教了專務理事津布久孝子小姐。
公益財團法人味之素食文化中心專務理事津布久孝子小姐
津布久小姐一邊為我們介紹因應當代背景而誕生的各式便當,一邊說道:「觀察每個時代的便當,就會發現其中反映出當時的世態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即所謂的『日本人風格』,這點相當有趣。」
● 提重(攜帶式多層方木盒)
「便當」這個名稱,據說源於安土桃山時代。在日本近代初葉,便當尚屬上流階層食用的奢侈品,而在賞花、賞楓等遊樂時使用的便當盒即為「提重」。提重是一種多功能便當盒,由小碟子、筷子、酒器等器皿組合而成,在有限的空間內裝滿各式各樣的料理,擺盤也非常賞心悅目。
「如同日本的茶室(進行茶道活動的日式房間)被稱為『小宇宙』一樣,日本文化中具有一種『享受「精巧化」』的特質,而便當就是飲食文化中最鮮明的例子,可說是『日本飲食文化的縮影』。我認為當時的人們是用五感來享用便當這個『小宇宙』,不僅用味覺享受美味的料理,也用視覺欣賞色彩繽紛的便當,更用觸覺感受漆塗華麗的便當盒。」
圖片提供:《筆箱 第31期》(株式會社白鳳堂)
料裡重現及提重收藏者:奧村彪生
● 幕之內便當
戰亂終結後,長久和平的江戶時代來臨,庶民的生活也趨於安定,因此因應各種用途與場合的多元便當文化隨之興盛。
「江戶時代的人民生活安定,平時也會享受各種娛樂。自從德川吉宗公開放種植於飛鳥山的櫻花供大眾參觀後,在賞櫻時享用便當的賞花文化就在庶民中流傳開來。也是從這個時代開始,才出現許多販售天婦羅與壽司等餐點的攤販,而外出到立食餐館等場所愜意地用餐也變得相當普及。當時的人們應該很享受『吃』這件事吧。」
在如此的江戶時代中,戲劇觀賞是最受歡迎的庶民娛樂,而「幕之內便當」隨即應運而生。「幕之內便當」的名稱由來眾說紛紜,據說是觀賞戲劇時趁「幕之內(戲劇演出時,前一幕結束後到下一幕開始之前放下布幕的這段期間)」時吃的便當,故命名之。
津布久小姐告訴我們:「與現代的『幕之內便當』相比,當時的米飯分量非常多,可見米飯是當時人們的主要熱量來源。此外,為了在狹小空間內方便快速食用,特別費了些心思,將米飯做成俵型(圓柱型)等。」
戲劇觀賞是一項從早到晚、需花上一整天的娛樂活動,因此可以從「幕之內便當」看出江戶時代人們的心態,就是打算緊湊地享受一場難得的活動。
● 鐵路便當
「鐵路便當」源於明治時代,在富國強兵的政策下與鐵路的開通一起誕生,當時僅是用竹皮包著飯糰的簡易便當。在日本國鐵搭著1970年大阪萬博的熱潮推出「DISCOVER JAPAN」活動後,便掀起一股民眾利用鐵路來趟個人旅行的風潮。
津布久小姐說道:「以各地的素材、鄉土料理、觀光景點等為主題,充滿地方風情的鐵路便當陸續登場,並廣受歡迎。」
「便當如果搭配適合的場景,就會讓人倍感美味。因此,在當地品嚐『鐵路便當』也成為一項旅行的樂趣,現今仍相當受歡迎。而且,可以從器皿與食材感受到當地氣氛,也是『鐵路便當』的迷人之處。」
● 造型便當
在二戰後的高度經濟成長中,便利商店的便當與超市熟食等外帶餐點產業相當蓬勃,不僅增加了便利性,也使手工便當的價值隨之提升。而將蘋果削成兔子形狀,或將小熱狗切成章魚形狀等玩心也更為進化,於是使用白飯與配菜來呈現動物或卡通人物的「造型便當」就此誕生。
「『造型便當』之所以誕生,是因為製作可愛的便當非常有趣,而刊登在社群網站等平台上供他人欣賞也是現今的樂趣之一,不僅讓製作者本身感到有趣,也蘊藏希望品嚐者開心享用的心意。」
津布久小姐說道:「便當其實就是製作者給品嚐者的一種款待,無論在什麼時代,便當都是連繫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流工具吧。」
津布久小姐提到:「小巧盒子裡裝滿繽紛『日本味』的日本便當文化,在海外也相當受到矚目。」
「在2015年舉辦的米蘭萬博中,我們也展出了日本的便當樣品。海外民眾對便當的反應非常熱烈,而造型便當與三段重箱便當(三層式漆器便當盒)等,由於色彩豐富、數量稀少、款式多樣,更是大受歡迎,讓現場民眾紛紛說:『好有日本人風格』、『好想品嚐看看』。」
隨時代變遷發展的便當文化,如今已進化為「BENTO」,其未來將如何發展,令人相當期待。
Writer : AYAKO KOMATSU / Photographer : YUTA SUZUKI
*刊登在網頁中的部分圖片,是由受訪者或受訪單位所提供。
地址:東京都港區高輪3-13-65 味之素集團高輪研修中心內
開館時間:10:00-17:00
開館日:週一~週六
休館日:週日、國定假日、歲末年初,以及其他休館日
URL:http://www.syokubunka.or.jp
※詳細開館日程表請至網站確認
關於SHUN GATE
網站名稱的「旬(SHUN)」,指的是「食材最美味的時期」。「SHUN GATE」的營運目的是成為傳播故事的「GATE」,介紹孕育出「食材最美味的時期」的風土和地區,以及創造和傳遞這些美味的技術和人群等,造就「SHUN(旬)」的各式故事。
採訪月份:April 2016
便當文化是一項相當經典的日本飲食文化,其中包含了使用「當季」食材所製作的手工便當、外送高級便當與鐵路便當等。從古至今,日本的便當文化都充滿著當時人們的心意,而現今這項文化在海外也備受矚目。
公益財團法人味之素食文化中心內收藏了許多關於飲食文化的專業資料,為探尋便當文化的魅力所在,我們請教了專務理事津布久孝子小姐。
公益財團法人味之素食文化中心專務理事津布久孝子小姐
能反映時代背景的便當趣
津布久小姐一邊為我們介紹因應當代背景而誕生的各式便當,一邊說道:「觀察每個時代的便當,就會發現其中反映出當時的世態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即所謂的『日本人風格』,這點相當有趣。」
● 提重(攜帶式多層方木盒)
「便當」這個名稱,據說源於安土桃山時代。在日本近代初葉,便當尚屬上流階層食用的奢侈品,而在賞花、賞楓等遊樂時使用的便當盒即為「提重」。提重是一種多功能便當盒,由小碟子、筷子、酒器等器皿組合而成,在有限的空間內裝滿各式各樣的料理,擺盤也非常賞心悅目。
「如同日本的茶室(進行茶道活動的日式房間)被稱為『小宇宙』一樣,日本文化中具有一種『享受「精巧化」』的特質,而便當就是飲食文化中最鮮明的例子,可說是『日本飲食文化的縮影』。我認為當時的人們是用五感來享用便當這個『小宇宙』,不僅用味覺享受美味的料理,也用視覺欣賞色彩繽紛的便當,更用觸覺感受漆塗華麗的便當盒。」
圖片提供:《筆箱 第31期》(株式會社白鳳堂)
料裡重現及提重收藏者:奧村彪生
● 幕之內便當
戰亂終結後,長久和平的江戶時代來臨,庶民的生活也趨於安定,因此因應各種用途與場合的多元便當文化隨之興盛。
「江戶時代的人民生活安定,平時也會享受各種娛樂。自從德川吉宗公開放種植於飛鳥山的櫻花供大眾參觀後,在賞櫻時享用便當的賞花文化就在庶民中流傳開來。也是從這個時代開始,才出現許多販售天婦羅與壽司等餐點的攤販,而外出到立食餐館等場所愜意地用餐也變得相當普及。當時的人們應該很享受『吃』這件事吧。」
在如此的江戶時代中,戲劇觀賞是最受歡迎的庶民娛樂,而「幕之內便當」隨即應運而生。「幕之內便當」的名稱由來眾說紛紜,據說是觀賞戲劇時趁「幕之內(戲劇演出時,前一幕結束後到下一幕開始之前放下布幕的這段期間)」時吃的便當,故命名之。
江戸時代的幕之內便當(照片提供:味之素食文化中心)
津布久小姐告訴我們:「與現代的『幕之內便當』相比,當時的米飯分量非常多,可見米飯是當時人們的主要熱量來源。此外,為了在狹小空間內方便快速食用,特別費了些心思,將米飯做成俵型(圓柱型)等。」
戲劇觀賞是一項從早到晚、需花上一整天的娛樂活動,因此可以從「幕之內便當」看出江戶時代人們的心態,就是打算緊湊地享受一場難得的活動。
現代的幕之內便當(照片提供:味之素食文化中心)
「鐵路便當」源於明治時代,在富國強兵的政策下與鐵路的開通一起誕生,當時僅是用竹皮包著飯糰的簡易便當。在日本國鐵搭著1970年大阪萬博的熱潮推出「DISCOVER JAPAN」活動後,便掀起一股民眾利用鐵路來趟個人旅行的風潮。
津布久小姐說道:「以各地的素材、鄉土料理、觀光景點等為主題,充滿地方風情的鐵路便當陸續登場,並廣受歡迎。」
「便當如果搭配適合的場景,就會讓人倍感美味。因此,在當地品嚐『鐵路便當』也成為一項旅行的樂趣,現今仍相當受歡迎。而且,可以從器皿與食材感受到當地氣氛,也是『鐵路便當』的迷人之處。」
● 造型便當
在二戰後的高度經濟成長中,便利商店的便當與超市熟食等外帶餐點產業相當蓬勃,不僅增加了便利性,也使手工便當的價值隨之提升。而將蘋果削成兔子形狀,或將小熱狗切成章魚形狀等玩心也更為進化,於是使用白飯與配菜來呈現動物或卡通人物的「造型便當」就此誕生。
「『造型便當』之所以誕生,是因為製作可愛的便當非常有趣,而刊登在社群網站等平台上供他人欣賞也是現今的樂趣之一,不僅讓製作者本身感到有趣,也蘊藏希望品嚐者開心享用的心意。」
津布久小姐說道:「便當其實就是製作者給品嚐者的一種款待,無論在什麼時代,便當都是連繫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流工具吧。」
風靡海外民眾的日本「BENTO(便當)」
津布久小姐提到:「小巧盒子裡裝滿繽紛『日本味』的日本便當文化,在海外也相當受到矚目。」
「在2015年舉辦的米蘭萬博中,我們也展出了日本的便當樣品。海外民眾對便當的反應非常熱烈,而造型便當與三段重箱便當(三層式漆器便當盒)等,由於色彩豐富、數量稀少、款式多樣,更是大受歡迎,讓現場民眾紛紛說:『好有日本人風格』、『好想品嚐看看』。」
隨時代變遷發展的便當文化,如今已進化為「BENTO」,其未來將如何發展,令人相當期待。
米蘭萬博(照片提供:味之素食文化中心)
公益財團法人味之素食文化中心
財團法人味之素食文化中心(照片提供:味之素食文化中心)
Writer : AYAKO KOMATSU / Photographer : YUTA SUZUKI
*刊登在網頁中的部分圖片,是由受訪者或受訪單位所提供。
相關資訊
公益財團法人味之素食文化中心地址:東京都港區高輪3-13-65 味之素集團高輪研修中心內
開館時間:10:00-17:00
開館日:週一~週六
休館日:週日、國定假日、歲末年初,以及其他休館日
URL:http://www.syokubunka.or.jp
※詳細開館日程表請至網站確認
關於SHUN GATE
網站名稱的「旬(SHUN)」,指的是「食材最美味的時期」。「SHUN GATE」的營運目的是成為傳播故事的「GATE」,介紹孕育出「食材最美味的時期」的風土和地區,以及創造和傳遞這些美味的技術和人群等,造就「SHUN(旬)」的各式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
請幫DiGJAPAN!按讚哦
本文為2016年11月24日的資訊 撰文:SHUN GATE
查看最新留言 | 0件留言
登錄為DiGJAPAN!
會員後可發表評論
註冊會員